苹果新机快评:渐进式改进,没涨价算惊喜,面临华为挑战

2023-09-14 08:28:43

每经记者:陈鹏丽 王晶

北京时间今日(9月13日)凌晨,被称为“一年一度科技春晚”的苹果发布会上,iPhone15系列手机重磅发布,并带来了一个历史性变化——iPhone 15系列首次搭载USB-C接口,取代之前的Lightning(闪电)接口。

发布会后苹果官网显示,iPhone 15/15 Plus、15 Pro/15 Pro Max起售价分别为5999元、6999元、7999元和9999元。9月15日晚8点接受预购,发售日期为9月22日。

而能跟苹果正面硬刚的华为旗舰手机,经多年卧薪尝胆后也已走在回归的道路上,并于8月29日“截胡”iPhone15,抢先开售Mate60 Pro系列,随后又上架MateX5,均是开售即秒光。

但无论是苹果库克还是华为余承东,摆在他们面前的都是一个相当严峻的市场环境。据Counterpoint公布的数据,2023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销量同比下降8%,环比下降5%。这已经是全球智能手机市场连续八个季度处于下滑通道。

此外,众多年轻人已将智能手机的换机周期延长至创纪录水平:从以前追随苹果、华为新品一年一换,到如今超3年不换。

“23%用户的手机已经用了三年”,这个数字也曾让小米创始人雷军非常惊讶。

荣耀CEO赵明此前也是感同身受,他甚至透露,荣耀几乎是所有品牌中换机周期最长的。

Redmi品牌负责人卢伟冰也曾在微博向网友发出“灵魂拷问”:为什么年轻人不换手机了?

随着iPhone 15登场,以及全球首款支持卫星通话的大众智能手机华为Mate60 Pro惊艳亮相,能再次点燃年轻人的换机热情吗?

以前年轻人爱换手机

现在爱换手机壳?

你有多久没换手机了?

刘艺给出的答案是:5年。

5年前,他因无法忍受安卓系统的卡顿和电池续航问题,首次拥抱苹果,买了一台iPhone7 plus,然后一直用到现在。当被问及为什么不愿意换手机,他告诉记者,“目前这个手机凑合能用。”

在广州从事传媒行业的李俊,上一次买手机也大约在5年前。不过他使用过的手机有好几部是自己家里人用过的二手机,“我对手机没有特别高的要求,它能发微信,能上网,能打电话就行了。”

深圳一名“果粉”李虹则是电子产品狂热爱好者。去年,她为了尝鲜苹果的“灵动岛”功能,不惜加价从“黄牛”手里买入一台苹果14 pro max。而今年她却说:“无论苹果怎么创新,我都不会再买了,一个手机奔着3年用,用腻了换个壳。”

为什么没有换机的欲望了?李虹表示,她现在的手机内存大,系统流畅,电池耐用,“今年看到苹果新款机型各种配置曝光,内心毫无波澜。苹果高端机动辄上万,感觉用一年就换还是有点奢侈,功能都大同小异。”

不换手机之后,李虹爱上了换手机壳,她说:“经常买手机壳,每次换壳都有一种换手机的新鲜感。”

广州一名电商从业者陈宇最近则有换机的欲望。他正在用的安卓手机太卡了,“有时候着急要用手机,它给你卡,就很难忍。”陈宇用不惯苹果系统,想换一个系统运行速度跟苹果一样流畅的手机。

年轻人当真不爱换手机了吗?为了深入验证这个问题,《每日经济新闻》近日联合科创板首家数据分析提供商慧辰股份(SH688500),进行了一项受访者换机意向调研。我们通过HCR慧辰XMfactory平台发放并最终回收1064份有效问卷,形成了最新的智能手机消费态度报告。

结果显示,相比于之前两期调研,本期调研显示,受访者换机意愿有明显提升。超过一半(56.3%)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当前有购买/更换手机的计划。这些有计划换机的受访者中,33.7%认为自己会在近1个月内换机,50.2%表示会在近3个月内换机。

我们也让调研对象为自己2023年内购买/更换手机的意愿打分,结果,有37.9%的受访者打出了10分(有意愿),85.7%的消费者给自己的购买手机意愿程度打了8分以上。

此外,有32.2%的受访者对是否更换手机表示“还在观望”。受访者无法下定决心购买智能手机的前三大理由分别是:“当前手机功能足以满足使用需求” “新款手机功能、性能无明显提升、无法产生购买欲望” “想再等一等促销优惠”。

仅10.7%的受访者明确表示“目前没有”购买手机的计划。不过,调研也显示,30岁以下的年轻人群体,购机意愿确实相对保守。

接受调研的受访者中,超过75%的消费者现正使用的手机是1年之前购入。存储空间、续航、操作系统是较多受访者关注的三大指标,而30岁以下的年轻人更加关注续航、性能、价格。

购买/更换手机意愿调查

图片来源:慧辰股份/每日经济新闻

尽管近期消费者换机态度指数有一定改观,但用户换机周期持续拉长已成为行业共识。市场调查机构Strategy Analytics在2021年9月发布的调研报告称,中国消费者换新手机平均周期为28个月。去年12月,Counterpoint副总监Liz Lee对外表示,预计中国2022年手机换机周期将长达43个月(三年零七个月),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而在此前几年的手机消费黄金时期,中国消费者平均一年多就换一次手机。

创新瓶颈难突破

但手机却更耐用了

其实,手机销量下滑的大趋势,从五六年前就开始了。

2017年至2022年这6年里,国内手机出货量总体呈现逐年下探趋势,仅2021年出货量有同比拉升,主要得益于5G手机出货的拉动。到2022年,国内市场手机总体出货量同比下降22.6%到2.72亿部,5G手机的出货量也表现出了乏力,同比下降19.6%到2.14亿部。同时,2022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11.3%到12.1亿台。[1]

手机厂商似乎正面临着“微创新”悖论:一方面缺大的创新,导致产品同质化严重,消费者换机意愿下降;另一方面,企业在“微创新”层面不断内卷,使得手机的耐用性提升,消费者换机意愿进一步下降。

Counterpoint Research高级分析师Ivan Lam对每经记者表示,硬件创新上,基础物理学很大程度上决定科技的高度,但摩尔定律趋于失效;除苹果外,当前各大安卓厂商普遍搭载高通及联发科的芯片,按照惯例,每年高通、联发科先进制程工艺的芯片发布后,都将吸引众多手机厂商争夺“首发”,但也因此导致各大厂商的同质化进一步加剧。

Ivan Lam进一步称:“碍于手机大小和轻薄度的要求,目前,主流厂商的电池容量也被锁死在4000毫安~5000毫安;而摄像头数量,像素及屏幕创新已接近趋同,2022年主流旗舰手机摄像头为3-4颗,主摄像头像素锁定5000万,光学防抖、AMOLED屏幕及120Hz刷新率已成为标配。”

手机领域缺少颠覆性产品,就连苹果也不例外。

“在过去几年中,全球手机市场规模出现下滑,行业变得越来越‘卷’,手机的发展遇到了很大的瓶颈。作为行业的领导者,苹果每一年发布的新机,好像大家都可以想象到。虽然苹果在处理器核心能力上进行一些提升和改进,但没有‘something special news for us’(演讲者原话,意思是‘给我们一些特别的消息’)成都试管婴儿,似乎苹果也遭遇到创新的瓶颈。”今年6月的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荣耀CEO赵明在演讲时直言道。

8月底,罗永浩甚至公开直怼苹果,“我认为iPhone 15跟iPhone 14不会有什么区别的,除了序列号变了。” 此言一出,引发广泛关注。有人调侃苹果:除了堆叠性能之外,iPhone14等系列苹果手机最大的创新就是颜色和外观了。

市场需求与技术创新的乏力被写在每年新机型上市数据里。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统计,10年前的2013年,中国市场上市手机新机型2861款,平均每天有将近8款新手机上线。到2022年,全年上市新机型累计只有423款。

在缺乏让消费者眼前一亮的大创新背景下,企业不断用“微创新”修修补补,这让手机的耐用性越来越好,消费者们的换机周期进一步延长。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南召信息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