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07 16:44:47
科技文献开放阅读 https://itic-sci.com/gkx_dist/Informal-news/6.html
全国31省市全线飘红,地方财政举步维艰。个个拉了一屁股的饥荒!
截至2022年底,全国地方债务总量合计超过了60万亿元(包含一般债务14.4万亿元,专项债务20.7万亿元,以及25.6万亿元中央政府国债),再创历史新高。财政赤字6万亿,地方政府大多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
可以说,我们有的地方财政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四月,负债率61.8的贵州省已经首先扛不住败下阵来,无力还债,基本进入到“技术性破产”阶段。那么接下来会是谁呢?负债率84.3的青海省还能坚持多久呢?
进入到技术性破产阶段,一般会怎么做?降薪裁员、降本增效、开源节流,努力盘活。政府必须要勒裤腰带过紧日子,尽可能地节省开支,把不该花的钱省掉,把有限的钱花在刀刃上。
停止一切面子工程、政绩工程,一切一阵风式劳民伤财的创城工程。
也有网友建议加大力度裁撤政府职员,减少财政支出,杜绝各类巧立名目的支出,精简政府职能重复重叠等臃肿部门。
据数据显示,我国目前财政供养人员数量高达8000万人,这还是一个十分保守的数字。近半纳税额来作为公职人员开支,如此庞大的公职人员队伍对财政是一个极大的负担。
“高薪养闲”现象正在体制内普遍存在,直接造成了,前方财政吃紧,后面8000万紧吃的不良局面。几乎可以说是体制内的顽瘴痼疾了,在财政紧张的当下,是时候铲除这些顽疾了。
打破公职人员的铁饭碗,把不适宜、不愿意工作的公职人员清理出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