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22 21:20:00
当前世界面临各种挑战,而俄乌冲突却持续不止。近日发生三件大事,凸显欧洲形势的紧迫性。连日来俄军对乌进行大规模袭击,令乌境内近半数电力设施瘫痪,全国陷入崩溃。乌克兰电网公司11月23日宣布,乌克兰全境进入停电状态。乌总统泽连斯基24日凌晨在社交媒体上宣称,俄罗斯23日向乌克兰发射了67枚导弹,导致乌克兰全国缺电。基辅市的情况非常困难,维修人员正在连夜抢修。
基辅市长克利奇科11月23日接受采访时指出,基辅可能因断电而面临“二战以来最糟糕的冬天”。他还强调,如果事态按最坏情况发展,将不得不撤离部分民众。乌克兰陷入困顿之际,英国前首相约翰逊曝出猛料,德国曾希望泽连斯基投降。约翰逊21日接受采访时透露,在俄罗斯对乌发起特别军事行动之前,西方国家的反应各不相同。德国认为,如果冲突发生“将是一场灾难”,最好的情况是让乌克兰认输。法国则拒绝接受俄罗斯发起特别军事行动的可能性。
约翰逊还批评意大利政府的反应,由于意大利“严重”依赖俄罗斯能源,有一个阶段意方明确表示无法支持西方其它国家的立场。不过约翰逊最后指出,冲突发生后,部分欧洲国家很快改变了看法。他还称赞欧盟“做得很好”,制裁很严厉,表现出“团结一致”。俄乌冲突爆发后,欧盟通过对俄实施制裁等方式支持乌方,却导致自身陷入能源困境。随着冬季临近,一些欧洲国家的能源危机逐渐加重,多国民众曾走上街头,抗议政府对俄制裁政策。
随着能源危机愈发严重,经济陷入衰退边缘,欧洲前来求助中国。德国总理朔尔茨在访问中国前夕曾开诚布公地表示,中国是德国和欧洲重要的经贸伙伴。德方不想与中国“脱钩”。继朔尔茨访华之后,法国总统马克龙也希望访问中国。法国驻华大使罗梁近日指出,马克龙已对中国进行两次访问,希望再次访问中国,“领导人面对面会谈是国家间开展成功、实质性合作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