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21 01:11:02
手机免费看在线看最火影视 https://www.shoujikan.org
郑商所上市的纯碱期货对应的是重碱,加之重碱下游集中度高,主要是浮法玻璃和光伏玻璃,轻碱下游分散,多属于日常消费品,研究纯碱下游需求时市场更多关注在重碱领域,但轻碱下游占比达到一半左右,对市场影响不可忽视。本文主要从轻碱视角对纯碱下游需求进行研究。
1.轻碱下游消费结构
从轻碱下游消费结构来看,最大的下游是日用玻璃行业,占比达到24%(其中玻璃包装容器17%,日用玻璃制品7%)。其次是无机盐,无机盐包含的产品众多,其中泡花碱占轻碱消费11%,焦亚硫酸钠占比8%,两钠占比6%、小苏打占比5%。氧化铝占轻碱消耗5%、味精占5%、碳酸锂3%、洗衣粉3%。近几年来,洗衣粉、味精、三聚磷酸钠、氧化铝在纯碱下游消费占比下降,碳酸锂、小苏打在纯碱下游消费占比有所提升。
数据来源:卓创资讯、郑州商品交易所、国投安信期货
作为轻碱最大的下游,日用玻璃行业主要包括玻璃包装容器(酒类用瓶、化妆品瓶、罐头瓶、医药用瓶、化学试剂用瓶等)和日用玻璃制品(琉璃艺术品、玻璃工艺品、水晶玻璃首饰、玻璃装饰挂件等),属于日常消费品。在我们对比数据中发现,日用玻璃产量与PMI高度相关。长周期来看,宏观经济会对日用玻璃的供需造成影响,进而影响到纯碱的消耗量。短周期来看,日用玻璃产量年内波动不是很大,下半年产量略高于上半年。日用玻璃主产区主要分布在广东、山东、湖北、安徽、重庆地区,这5地产量占比达到67%。按照一吨日用玻璃消耗0.18吨纯碱来测算,近几年消耗量呈逐年增加态势,2021年消耗纯碱量达到503万吨。日用玻璃可以用重碱也可以用轻碱,考量标准主要看轻重碱价差,所以70%以上都是使用轻碱。
数据来源:卓创资讯、国投安信期货
数据来源:卓创资讯、郑州商品交易所、国投安信期货
泡花碱是轻碱第二大下游,泡花碱最主要下游产品是白炭黑,2021年用泡花碱量达到190万吨,占比达到49%。其次是硅胶,年用量30万吨,占比7.7%。泡花碱行业存在严重的供大于求的格局,行业开工率大部分时间处于70%左右的水平。今年泡花碱订单差,库存大幅攀升,行业利润差,开工一直处于偏低水平。泡花碱主要使用轻碱,一吨泡花碱耗轻碱量0.4吨。2016年泡花碱消耗轻碱量为140万吨,2019年增加至152万吨,2020年消耗量降为144万吨。泡花碱产业集中度比较高,山东地区产量占比达到55-60%,当山东地区环保督查、限电等会影响泡花碱的开工进而影响轻碱消耗量。
数据来源:卓创资讯、郑州商品交易所、国投安信期货
数据来源:卓创资讯、郑州商品交易所、国投安信期货
硝酸钠和亚硝酸钠统称两钠。硝酸钠用途:玻璃消泡剂、消化反应剂、染剂、氧化助熔剂、钝化剂。亚硝酸钠用途:钢材缓蚀剂、除锈、医药中间体、媒染剂、硝基甲烷、食品防腐护色剂、金属表面处理。我国正产硝酸钠、亚硝酸钠的产能主要集中在山东、湖北、河北、新疆、四川、江苏和浙江、重庆地区,共计约为88.4万吨,其中山东占比37%、湖北占比33%、重庆11%,副产硝酸钠约为17万吨左右。生产一吨硝酸钠、亚硝酸钠需要 0.7~0.73 吨轻碱。2016年两钠消耗轻碱量为82万吨,2021年降为68万吨,消耗下降,主要是产能产量下降。根据各厂家网上公示的信息,全国预计未来新增两钠产能110万吨,未来两钠耗碱量有望再度回升。
数据来源:卓创资讯、郑州商品交易所、国投安信期货
轻碱消费季节性不明显,和其他商品一样,春节期间下游消费下降,其他时间区间波动为主。轻碱的下游大多是日用品为主,从长周期走势来看,轻碱表观消费量与日用品零售额增速有一定正相关性,下游消费受整体宏观大环境影响。
2.轻碱下游最大亮点:碳酸锂
轻碱下游最大亮点在于碳酸锂。碳酸锂的提取工艺主要分为以锂辉石为原料的矿石提取和从盐湖卤水中进行提取两大类,但无论哪种工艺均大约需要2单位纯碱来制出1单位碳酸锂。碳酸锂最大下游是汽车动力电池,占比达到57.7%,其次是3C数码电池,占比14.1%,储能占比达到8.8%。随着新能源的普及,碳酸锂需求大幅增加,价格自2020年以来不断飙升,从当时的35000元/吨涨至目前485000元/吨,涨幅达到将近13倍,产量也是不断上涨,从2020年初的月产8000吨涨至目前月产29700吨,涨幅达到2.7倍,对轻碱消耗逐步增加。
国内碳酸锂产能及产量主要集中在青海、江西、四川三地,这三地碳酸锂产量占比90%左右,从未来拟在建项目来看,也是主要在这三地。按照目前卓创数据显示,2021年国内碳酸锂产能61.6万吨,产量为23.3万吨,平均开工率不到40%,说明行业供给短缺主要在于资源端。上游资源开发常受地域限制、储量规模、开采难度等多种因素影响,扩产周期较长。锂矿开采全周期需要12-15年。盐湖提锂方面,大部分盐湖项目需要进行盐田建设,完整建设周期约3-5年。
未来新能源仍有大幅增长空间,带动碳酸锂需求增长,据Genesis Energy,2020年全球碳酸锂对轻碱需求量约58.4万吨,到2025年有望增至228.0万吨,五年CAGR为31.3%。根据卓创数据统计,2020年中国碳酸锂产量为16.7万吨,轻碱需求量为33.4万吨,占纯碱总需求量比重不到2%。2021年产量为23.3万吨,轻碱需求量为46.6万吨。按照31.3%的增速,2022年碳酸锂产量有望达到28.89万吨,轻碱需求量为57.77万吨。2025年碳酸锂产量有望达到69万吨,轻碱消耗量为138万吨,相对2021年增加消耗91.4万吨。未来碳酸锂有望成为轻碱的最大需求增量。
数据来源:卓创资讯、郑州商品交易所、国投安信期货
3.轻重碱价差对轻碱产量的调节
国内纯碱企业的轻质化率一般在40% - 60%,生产线产能设计决定最高可将40% - 60%的纯碱产能加工转化为轻碱,在这一比率内,纯碱生产企业可以根据下游需求和轻重碱价格决定产出的轻重碱比例。青海纯碱企业的重质化率较高,可达70%以上。而从生产工艺上来看,联碱法轻碱产量占比高,氨碱法轻碱占比最低。主要原因前期联碱厂家多数没有带式滤碱机,盐含量控制不到0.5 以下,粒度差,生产的重碱产品质量一般;而氨碱法重碱盐含量控制好,质量的稳定性强,所以氨碱法轻碱占比低。
轻质比例与轻重碱价差有高度相关性,当轻重碱价差扩大时,企业倾向于调低轻碱的比例,当轻重碱价差缩窄时,企业倾向于调高轻碱的生产比例。从历史轻重碱产量对比来看,2021年之前,轻碱产量大部分时间高于重碱产量,主要原因在于轻碱下游消费量高于重碱,这样的生产调节更满足下游的需求结构。2021年之后,随着光伏玻璃大量投产,重碱需求增加,下游消费结构也出现一定变化,重碱消费占比提高,重碱价格表现较好,轻重碱价差也呈现出一定扩大态势,企业更有动力去调高重碱生产比例,轻质比例呈下降态势,大部分时间重碱产量高于轻碱。
4.轻碱与烧碱相互替代性
轻碱与烧碱有一定替代性。烧碱(片碱、液碱)最大下游是氧化铝,占比31%,化工行业占比14%,造纸占比12%,印染、化纤占比11%,这四块占比达到68%,其他包括水处理、医药、轻工业等占比32%。从占比来看,可以互相替换的下游行业在纯碱下游需求占比约在5%,二者在价格走势上多数市场呈正相关。轻碱和烧碱的替代主要在氧化铝、泡花碱、味精、洗涤行业等。而这些下游何时选择轻碱还是烧碱,更多看两者之间的价差,32%液碱算市场主流烧碱产品,根据相关人士反映,一般用1.325*轻碱与32%液碱的折百价去衡量轻碱和烧碱价格的优势性。对于氧化铝和泡花碱行业,他们在替换投料的时候,需要更换生产设备和相应的生产工艺,所以一般轻碱和烧碱价差波动不大时,不太会轻易更换设备,只有两者价差严重失衡时,才会选择更换设备。
对于氧化铝来说,他的生产工艺主要有烧结法和拜耳法、拜耳烧结联合。其中,烧结法生产工艺选用轻碱作为原料,而拜耳法生产工艺则选用烧碱作为原料。由于拜耳法工艺简单,流程短,产品质量高,中国目前多数氧化铝企业采用拜耳法生产。仅山西、重庆地区部分氧化铝装置维持两种方法共存的生产工艺。氧化铝市场烧结法、串联法、混联法工艺生产氧化铝产量占比在 11~13%区间波动,轻碱消费量在 60 万吨左右。对于泡花碱而言,生产工艺主要干法和湿法,干法用纯碱,湿法用烧碱,传统湿法泡花碱生产工艺耗能大、投资高、操作复杂,市场主流工艺是干法,只有当轻碱价格*1.325远超液碱折百价,企业从成本角度考量,才会选择去更换生产工艺使用烧碱。而对于味精和洗涤行业,他们在更换原料时,不需要更换生产设备,选择轻碱还是烧碱的考量标准主要是两者价差波动带来的成本优势及产品质量。对于味精,轻碱生产的味精质量更优,整体看味精轻碱消耗占比远大于烧碱,只有当轻碱价格*1.325远超液碱折百价,企业才会选择烧碱。
从历史的轻碱和烧碱价差走势图来看,轻碱与烧碱价格走势基本一致,正相关性比较高,轻碱价格*1.325-液碱折百价(简称价差)大部分时间在-1000-500区间,在2021年之前,大部分时间,价差基本处于负值以下,2021年之后,价差有抬升态势,行业整体格局有一定转变,轻碱的价格走势优于烧碱,一个是重碱上市后对轻碱的影响扩大,加之光伏近两年的大幅投产后,重碱价格快速拉升,企业调高重碱生产比例,相应轻质生产比例下调,轻碱的供需格局优于烧碱。而对于分析纯碱价格时,烧碱也是考虑的一个因素,当烧碱价格走好也会对轻碱价格形成支撑,而烧碱价格走弱也会牵制轻碱。
5.总结
对于研究纯碱需求,重碱需求不可忽视,轻碱需求同样重要。轻碱下游多以日用消费品为主,消耗相对来说比较稳定,从长周期走势来看,受宏观经济影响。未来轻碱下游增量最大亮点在于碳酸锂,碳酸锂对轻碱的影响是长期的不可忽视的。而除了关注需求,轻重碱价差也会对纯碱造成影响,两者价差直接会影响轻碱生产比例,对于轻重碱供需造成直接影响。同样的,轻碱和烧碱价差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纯碱需求。
(文章来源:国投安信期货)
文章来源:国投安信期货